菜单
CIOSH 劳保会

第108届中国国际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暨2025中国国际职业安全及健康产业博览会

2025.4.15-17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
小时
:
时间
:

第108届中国国际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暨2025中国国际职业安全及健康产业博览会

2025.4.15-17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 小时
  • 时间
我要参展 我要参观
媒体中心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2025年全球防护手套行业深度解析:市场格局与创新趋势

2025年全球防护手套行业深度解析:市场格局与创新趋势

中国在全球手部安全防护用品出口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作为当之无愧的最大出口国,国内防护手套市场规模极为可观。口罩在市场爆发式增长期间,防护手套的需求呈井喷式上扬 ,强大的市场需求,为防护手套行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促使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防护手套凭借其出色的防护性能,广泛服务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制造业、化工、实验室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医疗卫生行业一直是防护手套的主要应用领域,但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其他行业对防护手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全棉防护手套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一、市场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Reports and Data发布的报告,全球防护手套市场在2023年已经达到了约110亿美元,并预计在2027年将突破1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4%。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防护手套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其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经超过300亿元人民币,且预计将继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6%~8%。

 

产品种类与材料

 

防护手套种类繁多,按功能可分为耐化学手套、防割手套、医用手套、抗热手套等;按材料可分为橡胶手套、合成纤维手套、皮革手套等。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防护手套在性能和舒适性上不断创新。例如,防切割手套采用了先进的高强度纤维材料,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保护。

 

环保材料和可降解材料的使用也成为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以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应用领域

 

防护手套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食品加工、建筑等多个行业。

 

在工业领域,如建筑、汽车制造、金属加工等行业,防护手套是必备的安全防护装备。

 

在医疗领域,医院、诊所、实验室等场所对一次性医用手套的需求巨大。

 

二、市场前景

 

需求增长

 

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各国对职业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加大,防护手套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产业化加速和劳动保护法规的完善,防护手套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技术创新

 

随着材料科学、智能制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防护手套的性能将不断提升,舒适度也将得到增强。

 

智能化、防菌、防静电等功能的加入,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环保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全球环保法规的加强,使用可降解材料和天然橡胶将成为防护手套发展的重要趋势。

 

这将推动生产商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中更好地融入环保因素,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市场环境

 

政策法规

 

各国对于劳动保护、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日益严格,推动了防护手套的需求。

 

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为防护手套行业提供了规范化的管理框架。

 

市场竞争

 

防护手套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在低端市场,价格战往往使得产品利润空间缩小。

 

生产商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来提升市场份额,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耐用性和设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原材料价格

 

防护手套的生产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可能会影响生产成本和市场供需平衡。

 

四、发展趋势

 

高性能化

 

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如抗切割材料、纳米材料等,将使得防护手套在舒适性与防护性能上有了质的提升。

 

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防护手套将越来越智能化。例如,集成传感器的手套可以实时监测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如心跳、体温等),为工业领域提供更多智能化安全保障。

 

定制化

 

在医疗和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定制化防护产品的需求。例如,根据不同工种、不同工作环境定制防护手套,将成为市场的重要趋势。

 

环保化

 

环保型材料的使用将成为防护手套发展的重要趋势。生产商将致力于使用可降解材料和天然橡胶等环保材料,以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综上,防护手套行业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生产商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关注消费者需求和法规标准以及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以应对市场挑战和抓住发展机遇。

 

来源:互联网

分享至: